张钰:心灵的镜像

2018-12-05 来源: 概艺原创


艺术家 张钰

      据说音乐家并不是从外界获得声音的,他们并不倾听世界,而是倾听自己,心灵在其内部发出声响,从而形成美妙的乐章。我想艺术家也同样如此,创作时一种内在的需要,是一种难以压抑的情感的寄托,是一种在爱与憎的折磨中的自然流露,一种生命的必需。“重要的是不在于看见什么,而在于感受到了什么”。
 

作品《玫瑰花开》系列

      张钰是一位能够在自我思想中扎根的艺术家,她一直把自己封闭在无限膨胀、无限奢靡、无限沉沦的偌大城市一角,默默地思考着这个城市的肆意和流光所留下的简影。在城市资本运作下所积蓄的傲慢带给现代人的精神失落和生存危机使得张钰感到自身的不安全,她感受到个体与这个世界的关系始终处于紧张状态以及这种关系带给她的心理畏惧,她曾努力说服自己试着向这个城市靠近,如同画上柔和色有意在暗示走进这个原本属于自己城市的渴望一样,但最终她失望了。当她走出自己家门时,她感到了畏惧。畏惧这个城市,畏惧城市所有的陌生面孔,她仿佛一个外乡人被无情地抛在这里。她开始质疑自己、质疑这个世界、质疑自己内心由衷的畏惧。在“玫瑰”系列作品中,张钰这种畏惧的心理和异样的精神体验表现得尤其突出:在亚纯色与粉色之间不可回避地折射出一个现代女性渴望得到可以触摸的心灵慰藉和精神归宿。
 


作品《玫瑰花开》系列

      克尔凯郭尔说,畏惧是对象化的,是针对性的。从某种意义上讲畏惧是知情状态下的产物,因为知道又缺乏措施而畏惧,这种现象在心理学上并不能引起“焦虑”的哲学思考,它只是一种暂时的性格某些心理缺失。也许,张钰深谙此理,或者不愿改变什么;也许,她知道这种畏惧带给她的好处:能让她躲在一个角落里专注地编织自己的梦,并拥有全部的时间。这梦是她唯一的意义所在,也是她时间存在的根本。

作品《玫瑰花开》系列

      张钰在“玫瑰”系列作品中以简约的结构、理性的陈述、平铺的色彩表达了玫瑰意指下的当下情感诉求,在娓娓情怀的言语中透露出若即若离的忧郁气质和无法推诿的情份,在选择与被选择之间凸显出矇昧的视觉心理,如同个体与庞大城市间的融入与疏离一样成为一个问题的美丽。张钰通过“二元结构”的运用,时刻把握“关系美学”的原则,在给予与未给予的交换意向中保持情感的滑动和瞬间迟疑的韵致,这也是“玫瑰”作品表露出的内在印象,使作品进入意指层面的表达:除保留玫瑰情感化的象征之外,努力寻求更高层次的精神诉求和个人意志的满足感。在张钰的画布上,玫瑰具有强烈的人性化品质和符号象征,它幻化为一种平复心灵的镜像气质。在这种幻化当中,也许作为观者的你能感受到玫瑰色的温馨和充满诗意的抚慰。

作品《玫瑰花开》系列

写评论...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