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密“人机未来”:探索以人为本的理念诉求

2015-01-20 来源: 上海民生现代美术馆的艺客

展览名称:人机未来    

展览城市:上海    

主办机构: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上海民生现代美术馆    

协办机构: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上海创盟国际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承办机构:上海易城工程顾问股份有限公司    

策划人:朱晔    

学术主持:袁烽    

展览地址:上海市淮海西路570号F座    

展览时间:2015-01-17 ~ 2015-02-28    

艺术家:Achim Menges、Association for Robots in Architecture、Charlotte Gyllenhammar、戴森、高岩、胡骉、马子聪、Roland Snooks、SCI-Arc | Robot House、宋刚、徐卫国、于雷、袁烽、张小涛、张新、张周捷、左颂玟    


展览前言:


  “人机未来”,通过展现当今世界最先进的基于机器人平台的数字建造作品,与参与者一起探索人类与机器协同创新的智慧未来。其中,Achim Menges的《2013-14 ICD/ITKE 研究展馆》、Roland Snooks的《复合翼 & 黄铜群》、袁烽的《拓扑表皮》、徐卫国的《拓扑准晶体系列》、高岩与郭馨的《智浪》、胡骉的《鹰》、宋刚与蔡嘉彬的《彩线森林》、张周捷的《OBJECT #SQN3-A》等作品,利用了新材料和新的建造方式来构建未来世界的空间形态。正如同建筑总是为未来之人而造,总是以探索崭新的空间形态为己任;人工智能技术也大致相当,它的出现旨在改变未来之人,以技术拓展出人的崭新面貌。左颂玟的《我们的第三只手》、戴森的《机器人手势转译》、南加州建筑学院机器人实验室的《幻影几何》、《机器眼》、《热网》,Bot&Dolly的《3D投影魔盒》,Rob|Arch协会的《Rob|Arch 2014 大会全球机器人技术应用》等作品,为当代人窥探未来人提供了一条可观的视觉途径。

  毫无疑问,建筑空间结构和人工智能技术,分别从外部和内部影响着人类的历史进程。然而,更为重要的是,人们如何在其中去迎接自己的未来。技术并不能完全解决这世界上的任何问题,面对日新月异的社会,人总是不免感到无所适从的恐慌。Charlotte Gyllenhammar的影像装置《旁观》表现了孩童对于凶残的成人世界的恐惧。张小涛的动画影像作品《量量历险记》则透露出孩童是成人的过去,而成人则是孩童的未来。面对着浩瀚的世界,总是感到自身的渺小以及世事的无常。张新的装置作品《气候No.15》诉说着即便是成人也依旧不适应于当代的成人社会,她把自己的作品与生活用品从工作室中撤出,放置在三个巨大铁皮箱内,按照另一种规则重新雕塑自己的生活。

  凡此种种,正是第十届上海双年展城市馆之“人机未来”展所要通过艺术、建筑与技术的呈现来为当代人打开心结的方式——纵使机械与技术开创出怎样炫目的视觉效果,唯有以人为本,才能真正拥有未来,这就是 “人机未来”的诉求。

  关于第十届上海双年展“城市馆”

  本届上海双年展选取了上海在文化与商业上都具有代表性的“淮海路”及其延伸地带的著名公共空间作为城市馆分展场,以艺术的方式激活上海最具活力的艺术长廊,通过有层次的节点,有序引爆艺术与空间、品牌、传播、观众之间的互动。本届上海双年展城市馆由朱晔担任策展人,定于2014年12月至2015年1月间陆续启动的分展场包括:上海新天地、上海K11购物艺术中心、上海民生现代美术馆和上海静安嘉里中心,在城市馆“城市车间”的总主题下,上述分展场的展览主题分别为:景观城市、生产之镜、人机未来和城市客厅。


部分作品:


                 旁观 Spectator(1)


                旁观 Spectator(2)


                 复合翼 & 黄铜群02


                 智浪 Intelligent Wave(1)


展览现场:



写评论...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