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一次关于未来世界谁来接管的艺术思考与行动——秦树义

2015-09-24 来源: 概艺原创


▲秦树义


  由策展人秦树义发起的名为“五分之一——在别处看见的家乡”关爱儿童大型公益活动今天在北京798艺术区举行。这是一场为孩子们举行的活动,秦树义希望邀请您加入这次的行为中,真正走进孩子们的内心世界。


  “持五分之四胸怀,释放五分之一姿态!”




  全国总人口13.6782亿,儿童占2.79亿,相当于每五个人中就有一个是儿童。秦树义说,不管成人有没有意识到孩子们的现状,他希望通过一种行为方式让大家认识到孩子们在角落里处于怎样的一种状态。未来属于儿童,而儿童的成长最需要的是成年人的爱护和正确价值观的引导。关心儿童不仅仅是着眼于最基本的温饱问题,让他们感受到爱更为重要。



▲孩子们在教室里


  “在行为艺术期间,首先儿童与成人之间将进行一场充满仪式感的行为互动,成人通过围绕儿童画圈的方式接力,从第一人开始到第五十一个人结束。与此同时,佩戴蓝色手套的儿童们将默默拆掉手套上预留出来的线头,直到手指头慢慢露出来,一种希望被保护的情感显露出来。这让成人可以和孩子们之间产生一种相互关系:保护和被保护。仪式结束后,支教老师给孩子们放好画架等绘画需要的材料,孩子们开始绘制自己心里的家乡,画面中孩子们将用他们的方式来表现自己的家乡,也许是一处村落,也许是一件礼物,也许是一个物体,也许……,我们无法预知孩子们的内心世界。”



▲作品《手套》


  聊起何为“在别处看到的家乡”,秦树义说,在绘画环节结束后,儿童与成人互换角色,成人坐到孩子绘画的位置,儿童则站在成人的位置,成人将会看到孩子们所画出的他们心中的家乡。而放在成人面前孩子们的画,是孩子们送给他们的礼物,即是“在别处看见的家乡”。


▲接受采访的孩子们


  看一个国家文明的发展程度,从某个方面来讲,就要看其怎样对待儿童的发展。大家应该都听说过这么一句话,“孩子是祖国的花朵、未来的希望”,社会在进步,国家经济在蓬勃发展,这促使越来越多的人背井离乡从小城市涌进北上广等特大型城市,大城市的确给人们提供了足够宽广的平台去施展抱负。可在这种现象的背后,到底隐藏着怎样的一个有关儿童的现实问题?作为一个艺术家、策展人,秦树义说,随着来大城市工作生活的家庭越来越多,这些身处异地的孩子们已经对家乡没有了具体的概念。他去过北京周边的小学,有些孩子是跟随父母来到北京的,问及他们对家乡的感受,孩子们一脸迷茫,支支吾吾说不出话来。



▲绘画作品


  “我做的这次行为艺术是希望这些父母和孩子能够‘回去’,‘回’到家乡”,现代家庭的生活水平普遍很好,孩子们的温饱基本没有问题,家长们在外拼搏多是为了给孩子提供更好的生活环境和受教育环境,可有人问过孩子们的感受吗?秦树义说,他采访过那些在外打拼的父母们,如果家乡的经济达到了某种条件,需要他们回家支持建设,他们会回去吗?答案是肯定的。“所有在外打拼的人都是想回去的,只是很多因素限制了他们,他们也很委屈。行为艺术的参与主体是孩子们和成年人,但我提出的问题是留给成年人思考的,可能他们早就意识到这个问题,只是一笑而过,并没有深切的认识到其中隐藏着的内容,由孩子们用自己的绘画作品来说出自己的诉求”。



▲绘画作品


  这次行为艺术将通过用镜面把整个空间包起来的形式,让大家通过墙面的大面积镜子反射感觉到现场儿童们实际数量的无限延展,这也预示着切实存在需要关注的儿童数量之多。这次孩子与成人之间的行为互动,虽然在这期间没有语言,却一定是一次重要的内心对话。


▲活动现场


  “这次行为艺术的最终指向是每一个普通大众,全民皆行动。如果每个人都能够坚守平常心、看淡一些事,真正放下身段去站在孩子们的角度看待问题,也许就不会存在问题儿童了。中国人讲究传承,一代接一代,这世界终会属于下一代的年轻人,而由于我们这一代的‘疏忽’培养出来的年轻人,谁又能真正放心的让他们接管世界呢?”



▲海报《全民行动》


  今年8月9日,秦树义做了一场名为《自己的午餐》的行为表演,坐在一个正对面的挂了一面镜子的桌前,然后将钉子砸进镜子,当镜子破碎,自己的影像变得越来越不清晰,然后他用丙烯在镜面涂上自己的影像。



  镜子里的自己慢慢被掩盖,观众反而变得越发清晰,这让他看到了更多的人。


▲完成表演后的现场


  “我只是提出问题,思考留给观者”,作为策展人,秦树义越来越明白自己的努力方向:通过艺术介入公益活动。他希望将呼吁转变为行动。


写评论...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