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视频>人物>冉凯 | “加载中”的图像


“我不希望我的作品是表达出完整的一个结果,而是,观众可以在其中思考的,从起点到终点这样一个过程。”

当代我们的观看,很多时候是通过媒体,网络来了解这个世界。任何人都可以成为互联网信息发布者,任何人都可以成为互联网信息的传播者——于是我们开始陷入“信任”的挣扎。于是冉凯说,“当我打开一张图片,它没有加载完成时的模模糊糊,是最吸引我的时刻。”整个艺术史是一部关于视觉方式的历史,“如何看”和“看什么”贯穿于冉凯的创作中。

例如在《入城青松》系列中,艺术家结合综合材料的运用,将“城市景观树”这样的人为自然景观的特性与自我表达相结合——在此之中,作品所呈现出的“风格”成为了一种探讨处理媒介的东西,使得个人感受和媒介联系起来的纽带。

冉凯对真实客观事物的世界的感觉与他对媒介的客观实在的感觉分不开。色彩,这一具有物质性同时又具有产生幻觉效果的弱化物质性的因素,在作品中赋予空间无景深的“幻觉”,结合有机玻璃的综合材料使用——总之在作品中这个空间,提供了一个全面的格子,画幅能在其中组构起来,在统一中超越了时间和空间,于是在冉凯的作品中没有了真假判断的问题,它成为了一个独立的世界。

绘画从不是一个极其清晰明确的艺术形式,一幅好的作品也不一定是,我们看到它就看清了这个世界。对于冉凯而言,将现实体验自身化,再简化成为媒介的实在本质,并且尽可能避免直接,清晰的场景描述,艺术才能传达出那种具体感受到的,难以复位的经验感受。

在描述绘画作品中这个独立世界,艺术家用到了”浓缩“这个词。现代艺术与生活不是融合,而是同构的,蒙德里安曾经写道:“现实只有通过纯粹的造型才能显现,自然形态的外在是变化的,而现实是永恒的。”

在作品中,所有的物象或结构都被变形和精心构思,使得材料的运用不再是一种机械手段,而是一种现实,力图将绘画中的形象摆脱各种限定。

将现实思考包裹于图像的“可爱”与“甜蜜”之下,轻松与无指向性观看成为冉凯作品的外在面貌。这种取舍使得观者在观看的过程中产生更加强烈的对于加工过的媒介物质特征的兴趣,靠媒介与图像来思索感受,无论是“海”还是“青松”,它们都是艺术家审美想象的特殊身体,而艺术家的审美想象则是媒介的特殊灵魂。
写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