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视频>人物>方剑 | 木的边界

在方剑的创作中,艺术家是通过对于木材,这样一种传统材料,通过拓展材料的边界,从而实践传统材料的当代性研究。

在当代文化语境中,雕塑似乎变得越来越“简单”了,然而,正是这种“简单“才更能是我们顺应雕塑自律性发展和对人性精神深度的追求。木雕,是雕塑艺术一个历史悠久且重要的组成部分,在方剑的作品中,艺术家不拘泥于传统木雕以工为主,精雕细刻的表达方式,语言风格融合东方哲学的写意部分,使得作品更富哲学韵味和人文关怀。

那么在方剑的作品中,如何去拓展材料的边界?第一层,便是去意义化。“从一颗几千年的树转化成为,我心中的那棵树。”通过具象表现来实现材料从自然中来,再到自然中去的过程。

袁行霈先生说:“意象是借助客观物象表现出来的主观情意。”从艺术家作品的写意形式上来看,外部酣畅淋漓,所雕刻之物均是源自木材原本之形。一方面是融于自然,另一方面,通过中国传统大漆工艺的刻画使得在表现自然的同时不受自然的束缚去表达自然,注重运用解构,剥离,简化等抽象语言来表现“生长”,把自我表述置于实践之中来塑造“有意味的形式”。

在《生命中的每一天》这组系列作品中,除了《四季》还有《青春》《>100°》组成。《青春》中,艺术家将作品打磨中产生的木屑压缩成五个相同体量的方块,“每一片木屑都带有我的温度和思考”。

在传统材料与东方哲学的当代结合中,方剑的形式语言表达是在研磨似与不似之间,是一种理性与非理性的揣度与平衡,发掘探索人与万物之间的联系,将客观感受与精神表达以理性之上的感性平衡营造气韵生动。

可以明显感受到,在这一系列作品中,每一个组成部分都是相互链接,密不可分,虚实相继的。用“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来理解就是艺术家对于人与自然有无往复观察事物的方式。这种静中生动的美学意境呈现,衍生出了更多辩证性的思考,让事物的意蕴进一步的扩大。

对于木材料本身的“解构”,也有助于观者从木雕本身写意形式的关注转移到艺术家传递的人文意蕴上。

在《>100°》的每一个球体中,收集的是木材打磨下的粉末,“我每一天的感悟,每一天的思考,整体的一个构思反应,通过这个重复的过程强化作品带给人的感受。”

这种重复不是简单的反复堆砌,而是通过材质多维度的展现,实现对雕塑空间的外延,在塑造方面探索新的造型意识,通过空间,雕塑客观的形态转换成为观者的心理意识,而主观意识又将赋予作品,在造型与价值上得到升华,这便是“场”与材质的完美结合产生的效应。

用朱尚熹的一句话就是:“尽管历史上真正的大师对雕塑作出的贡献是各种各样的,但有一点是共同的,那就是,他们都对雕塑本体语言的拓展做出了独特的贡献。”

“有限中去发展无限”,思考木雕本体语言的再发展,大概就是在方剑“生命中的每一天”都在发生的故事。
写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