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视频>人物>刘志成 | 魅象


“艺术与科学是不一样的,我觉得艺术它不需要回答任何问题,艺术应该更多的还是抓住那一点点说不清,道不明的东西。”

而这“一点点”的存在,刘志成提出了“魅象”这样的概念,“是对人在当下的一种精神状态更加的予以关怀。”

那么这样的人文关怀是如何通过“魅象”表现的呢?

首先,从绘画视觉来看,刘志成对于场景造型的高度概括,将几何形深入其中。画面中人物简化细节,几个几何形的运用既在造型上相互呼应,又在比例上暗示了空间的存在,同时使得画面的造型语言丰富。

从画面用色上,刘志成将画面中固有色弱化,统一在一个整体的色调中;同时,通过笔触纹理方向来体现张力以及运动感。

这些年艺术家创作了大量的肖像作品,与传统这类作品不尽相同的是,刘志成追求的不仅是描绘外在人或物的面貌,而是一种内在的联系,“相互融合”的存在。

例如在《晨》中,画面中两个人物之间虽没有明确的界限,但仔细观察还是可以发现整幅画面隐隐约约的呈现出两部分——画面中人物穿插融合在一起,使得空间感不易塑造,而艺术家通过景物以及轮廓线的塑造自然而然分割了空间,帷幕以及线条的走向营造出视觉中心,产生力的聚合。可以看出,无论是人物或是背景都在艺术家笔下成为一种“有意味的形式”,借用多个巧妙,具有表现力的形体来营造画面的空间处理。

就如周宪教授所说的:“艺术就是一个构形的过程,是无形到有形,从混乱到秩序,从杂多到统一的构造过程。”

在刘志成的作品中,创作手法和理念的统一还是基于画面本身来出发的。一幅优秀的绘画作品的灵魂支柱便是这种具有表现形式多样,内涵丰富,外延深远的形。在尊重客观存在的基础上,对其进行合理的分解,重构,概括使得形具有个性的味道,在具象的形式基础上超越客观物象。

这种意味在观看过程中是游移且可持续的。例如在《女人与塑像》中,女人的造型,塑像的造型经过中心半椭圆形体——代表经结构确定的规律性的调和,三者在画面中保持着动态的平衡,两个中心所以眼睛在观看中循环往复,几何形体与人物之间相互渗透,相互打破,“生成着新的东西”,也表现着力和持续。

“我觉得模糊和遮挡有很多东西才会变得更加的清楚,就像在当下去理解一个事物一样,实际上是含混,但是清晰地一个综合的感觉。”如何去看待一个事物,一个时代或是一幅作品其实是相似的,隐藏于含混或清晰之下的因素恰恰体现着内在的生命力。

写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