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视频>人物>彭立彪:对抗和消解

对于彭立彪而言,江西老家和深圳大都市构成了他生活空间的个反转,在过去和未来之间、传统和现代中不断地互相对抗着、消解着。

寻找和和得到材料本身,对于彭立彪来说,就已经是创作过程的一部分了。木头是彭立彪最熟悉的材料,因为做的多,从小到大,见的也多。那么材料的敏感性,跟艺术家自己就的环境有关系,从小接触这些东西比较多,上手很快。这么些年建立自己的工作室后,这一套东西建立起来,是一个缓缓的过程积累下来的,所以这也有某种惯性在里面。

不可描述的再分解和在构建:
这组作品用了具有300百年以上建筑构件支撑的香樟木树根雕刻而成的复杂形体和符号。这些树根形体的复杂程度让雕塑家着迷,在自然的生长下所产生的不可预设的形体被雕塑家赋予了有某种指向的文化符号,这是对材料、时间、空间的分解,重新塑造和当代的构建。

燃烧:
龙肉成为一个引子,这件作品创作于疫情之初,“龙”这个府号对于中国人来说不言而喻,艺术家撷取这种熟悉的符号进行提示,提示出这种“熟悉而又陌生”的视觉经验。
正中央,黑色的水池上放置一团带有古典造形气息蓝色火焰,一池黑水像是石油或者沥青一样,突显激烈的蓝色。旁边的两件激烈橙色火焰,都是在描写凝固的、可触碰的火。挂在墙上的小浮雕,在一块幕布后面,无端的,让人焦虑的火,使用了古典气息的雕刻手法,让人感到平静下的不安。

对抗和消解:
这件作品是彭立彪和曾经做过铁匠的父亲合作的,两部分构成,宋菩萨残件复刻与锻造的黄铜棒,彭父曾在14岁一25岁作为铁匠支撑一家人的生活,随着生产技术的发展在80年代末期这种传统的铁匠很快就失去市场,我复刻宋代菩萨残件与手工锻造的铜棒在当代的语境中就产里了某种象征性了。

不可道述的客观物质-七:
不可道述的客观物质-七,用了北魏时期佛造像里的衣纹处理手法,包裹了里面橙色的“果实”。这种“果实”没有明确的指向性,但在这些“果实”的中间不难发现,这块木头本身有一个黑洞,它以最小的距离穿越这件作品的两个面,牵涉出在旁边“三角形”空间的作品“虫洞-不可描述的和客观的物质”。彭立彪在这件作品里面安装了一套蓝牙胆机音箱。虫洞,又称为时空洞,是1930年由爱因斯坦及纳麻·罗森在在开究引力场方程时假设的,认为透过虫洞可以做“瞬时的空间转移或者做时间旅行”。 它不仅是可触摸、可观看的雕塑,它也是一段声音的雕塑。

在这一系列列里,用柚木雕刻具有山的形状并有云纹这些符号的“不可描述”作品。在上面制作不同木材的小抽屉,我声称这些抽屉是用来“存放秘密”的,或是过去的,或是当下的,它也是关于时间的。

作为一名主要以木为材料的艺术家而言,两棵不同的树之间的选择,将走向两条不同的路径。人类所有的选择,有且只有两棵树之间的选择。它源于自然,又高于自然,是自然美和艺术美的有机结合。


艺术家彭立彪
写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