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满金:真实的活着就是最好的状态

2016-06-17 来源: 概艺原创

艺术家 李满金

       “我始终认为不管是什么形式的艺术,作品中“人”的因素是最重要的。面对机械,冰冷的信息社会,人类生存的痕迹感慢慢消失,人们甚至要靠饿自己来发现自己还活着。”

——李满金《自言自语》

        李满金在作品中始终追求一种人性的直透精神底层的东西,画面里的线条与笔触之间充满了力量感,那是她身体中蓬勃的生命能量的外放。在创作之初,李满金就将视角牢牢锁定在自己的生活与生命体验过程中,将它们的不同状态以自己的感观形式表现出来,“作品跟我的生活是息息相关的,它契合着我内心的状态、经历的事情,所有所有的一切都会在作品中反映出来”。


作品《流浪》


作品《很久以前》


作品《迷途》

        正是源于对生活的用心感悟,李满金作品中蕴含的力量感的表现形式也随着生活的转变而转变。在早期的作品中,画面里的笔触非常乱,像刺,好像有无穷无尽的能量急待释放而出,她坦言,每画一幅画就像是经历了一次战争,全身心的投入其中,整个人处在一种亢奋的状态里,“一张面孔,一片风景,我都想要撕去表面的“面具”,呈现出鲜活的“人”的世界。并非刻意追求,好象那些东西已经注入自己体内,血液在沸腾,有股莫名的力量驱使我这么做”。而在李满金结婚生子后,作品中的这种力量感由向外释放转向含蓄内敛,画面本身给人的感受更偏向安静,但那种张力仍是作品背后强大的精神支柱。


作品《没有人比我更爱你》


作品《春天的马》


作品《春风吹又生》

       “我认为只要是发自内心的,哪怕连自己都无法解释,只要出现了,都应该重视。不管给作品穿上怎样一件外衣,人性是相通的,作品里面有“人”的存在,观者肯定会感受到,并为此感动”,有意思的是,不论生活如何转变,李满金在作品中用以传达情绪的色彩一如既往的晦涩暗淡,她不希望画面中出现太过鲜艳的色彩,它们的存在会在一定程度上掩盖住画面背后所传达出的精神内核,这些朴素的色彩是李满金内心世界无意识的映射,当她意识到它们的存在时,她选择顺其自然,在她看来,无意识的反映才最接近内心的真实状态。


作品《Happy day》


作品《独行者》


作品《我形我塑》

        李满金喜欢用一种自我反省式的态度描绘自己和自己身边的事物,画面中出现的物象鸟或者人都只是她的模特罢了,它们随着李满金内心各种感觉的需求扮演着不同的角色,从而传达出内心深处莫名其妙的压力和情感动荡,是一种隐喻象征,“它们都是当时自己内心的召唤:感觉到希望的同时又感受到希望的茫然,内心极度矛盾,各种复杂的情感交织在一起,那些细小的连接心跳的笔触好像能帮我缓解内心的矛盾,回归宁静”。李满金始终相信有股力量驱使她将所有的生命热情都投入到画布中去,这也是她为什么选择绘画性笔触的原因。


作品《迷NO.1》


作品《夜行者》

        纵观李满金的作品,理性与感性在画面中不断碰撞融合,这种理性控制之下的感性使得作品中的每一笔都带有生命热度,慢慢融化到人的骨髓里。李满金深受黄宾虹、贾克梅第和塞尚的影响,他们作品里的每一笔仿佛都是一种无声的言说,慢慢地把画布渗透融化,把观者融化,李满金着迷于这种表达,被它强烈的生命迹象所感动,血液里需要它们,好象生命的源头就在那里呼唤。在创作过程中,她喜欢那种笔尖与心跳融合在一起的绘画状态,用小笔不断反复的塑造对象,不是为了刻画出一张张辨认出谁是谁的身份证,而是想要通过不断迂回下笔,接近真实的丰满,“我想努力挖掘那些人性的最本源最真实最动人的东西”。


作品《丛林》系列

       “从李满金这些年来的作品中可以看出,她是善于将自己的切身体会,如哀怨、苦闷、寂寞和欢乐等,表现得很适度的人,既没有那种枯藤老树昏鸦式的断肠悲戚,也没有那种执剑天涯,不卑不亢的豪爽,而是细腻荒诞,并夹杂些许冷幽默的温婉状。同时在画面中造境立意,强调一种独自探究的孤独形象,因而使她的情感抒发不是平直浅显,而是曲折深沉,如同深秋旷野里漂浮的碎叶,色彩鲜明,情感浓郁,清新而精炼”。

——王澈《乐园已竟虚渺》


作品《丛林》系列

        李满金的作品中存在的真诚生命体悟是可贵的,对于生命的终极关怀使她的作品脱离了一种宏大的层面,在我看来,与其想对全人类的生命做阐释,不如带着一种看待生命的视角去绝对性的体验和死磕。越大的东西越虚渺,越不能直接使人们感受到。李满金倾心于表现自身生活发生的点点滴滴,不断简化生活中的负担,从而更纯粹的进行创作。对于李满金而言,作品的形式语言是她创作中极其微小的一块,甚至可以说作品只是她内心故事的插图,她在绘画道路上不断追求的就是真实的活着。在她看来,人能够真实、认真的活着,并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就是生命最好的状态。


作品《丛林》系列

写评论...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