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磊:图像的缝隙

2017-12-14 来源: 概艺原创

艺术家 祁磊

     祁磊的绘画大多基于一种影像的视觉经验,从《影院》系列、《空间与物》系列到新近完成的《PIT》系列,这些“图像”中有诸多直接截取自电影的画面,而再以绘画的形式进行一种语言的转换,在某种意义上而言这种方法可以被称之为“摄影绘画”。在祁磊看来,《影院》系列不仅源于自己对电影本身的兴趣,更多还是来自于一种少年生活的记忆,电影院不仅是一个休闲娱乐的场所,还是一个理解未来世界的窗口。电影与影院看似理所应当为绑定的整体,但影院的空间性才是最能引起他共鸣的,“电影是密闭的一个或多个空间,就像一个圆环周而复始,如同一个容器藏着别人的爱恨情仇又与世隔绝”。此系列作品中的影院便是对此概念的诠释与释放,影院是一个纯粹的释放空间,释放着电影,释放着别人,也释放着自己,在祁磊的作品中也是一个叠加的隐性存在。 


作品《影院系列NO.7》

 

作品《影院系列NO.8》

 

作品《影院系列NO.9》

 

作品《影院系列NO.10》

      尽管祁磊在《影院》系列中描述了诸如性之类的电影画面,但影院空间犹如“墟”的存在一样静穆,那幽暗的光隐退在角落,也让观看变得孤独和忧郁。这种深沉的气质源于祁磊观影的直观感受,同时也因为这些图像唤起了其某种自省式的体悟。祁磊的绘画观念并不是要找到一种新的语言风格和视觉样式,也不是想在绘画的过程之中获得一种精神的超越性体验,而就是想用绘画去面对自我对现实生活的思考。尽管我们在祁磊的《影院》系列中并不能很清晰地看到一种与少年生活直接相关的图像,但在相关这个系列创作的对话中,其都将之与旧时的记忆连接起来,这种联系一定是某种感知的触动。

 

作品《影院系列NO.12》

 

作品《影院系列NO.13》

 

作品《影院系列NO.14》

      因此在《影院》系列之后,祁磊创作了《空间与物》系列,这些图像都来自于其深入一些天津的废弃化工厂厂房之中所拍摄的照片,《空房间》、《矿工澡堂》、《两个灯泡和一把尺子》所描绘的都是“后工业时代”的废墟。在《影院》系列和《空间与物》系列中,祁磊都在延续着里希特的绘画语言和观念,与之不同的是,祁磊的图像来自于情境预设的电影,还有就是自己动手拍摄的照片。或者我们也注意到这两个系列中祁磊都在描绘时间和空间的形态,人在其中只是作为或有或无的存在,尤其是引入了里希特“形象模糊”的视觉风格,所谓的“消逝”在这里成为诗意的感伤。

 

作品《空房间》

 

作品《矿工澡堂》

 

作品《两个灯泡和一把尺子》

 

作品《跷跷板》

      祁磊在《PIT》系列中表现出对绘画形式的兴趣,诸如构设了多方位的空间视角,模仿电影的蒙太奇手法从不同的距离和角度切入画面,人的五官和手部动作是为视觉观看的中心。这些图像都是来自于电影中关于赌场台面的镜头,但祁磊所着意的并不在于画面的“图像性”而是一种“绘画性”的展露。在祁磊看来,这是一种“去图像化”的努力,《PIT》系列面对和解决的问题不是用图像思考,而是将图像视为一种无关紧要“表象”,寻求一种绘画语言的突破才是最为紧迫的。

 

作品《PIT#1》

 

作品《PIT#2》

 

作品《PIT#3》

 

作品《PIT#4》

      《PIT》系列在图像上与自我之间的关系是分离的,这种转变也是对前两个系列探索的重新认识为基点的,如果无法在绘画语言上有更进一步的推进,那么在理论观念上的思考也就容易变得乏善可陈,毕竟绘画还是一种心手之间的感应。祁磊很自省地意识到绘画必须在语言与观念之间获得微妙的平衡,才能在图像理论的推助下更为准确地表达自我对于万物的理解,同时也在《PIT》系列的创作中获得了对于图像理论的新认识:图像中有缝隙的存在,洞察缝隙的不是眼睛,而是知识。祁磊在捕捉这种即兴的灵感的闪现。


作品《PIT#5》

 

作品《PIT#6》

 

作品《PIT#7》


作品《PIT#8》

写评论...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