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飞:忧郁的木性世界

2017-12-20 来源: 概艺原创

艺术家 邱飞

      邱飞的作品都是使用树木来营建一种场景,这种场景承载了他内心深处的情感与思考。在创作时,邱飞重视内心情感的发掘与表达,“刀工”与“木味”兼具,顺其自然地切入当代,以展示其艺术表现的独特性,“我借用木刻刀和独有的锯齿状工具,根据木纹的走向不同,使版面上产生多层次的空间感。我喜欢将木板首先涂上黑色的墨汁,而后再用白色的色粉笔在版面上随意涂画,这些白色线条就是我画面中每一棵纠结的树木的雏形”。

 

作品《一直向左1》

 

作品《一直向左2》

 

作品《一直向左3》

 

作品《一直向左4》

      邱飞认为,木质胶合板这种多层材料是不受他控制的,板分五层,每一层都有自己的色彩,有自己的情感,“当我一刀刀、一层层剔除后显现的那种纠结就如同我内心过往的时间,它失去了却又时刻存在”。枯木、废墟等物象被反反复复、不厌其烦地描刻,代表的是邱飞对这个高速变化时代的一种反思与抗拒。他每一次都努力寻找与自己心灵相重合的图像,例如那些抓心挠肺的弯曲树枝。从那些张扬着伸向天空的枝干所形成的视觉张力来看,它们所代表的并不是一种颓废的审美,而是勃发的生命抗争意志和批判精神。


木刻综合材料作品《风景好么?》

 

木刻综合材料作品《怎么不反光》

       “我们这一代都是都是封闭与开放兼合的产物,长久以来限制与自我表现相互中成长,逐渐在内心形成一股被压抑的情感。那么这个情感就需要有一个沟通的媒介,我认为这个媒介就是艺术创作,鉴于此,每个独立的个体都可以凭借技术语言和自我修养来实现想法,转换为作品”,2012至2014年,邱飞创作了《通向远方》系列,他以树、木、废墟作为情感的假借体,并以此作为主要创作的对象。在创作中他一力回避当下绘画里的“洋气”,刻意将画面做旧,努力抗拒喧嚣嘈杂的现实,独抒忧郁迷离的情怀。控制色彩的多样性变化,发挥木板原有的木本色,主观情怀的遴选与重构现实的影像,迫使其引渡到一个几近默片的色彩。

 

木刻综合材料作品《通向远方13》

 

木刻综合材料作品《通向远方14》

      随着创作的不断深入,邱飞在作品中开始逐渐将废墟减掉,以木画树这是以物致情的观念介入,将这些系统归类,每一棵树就不再是为了诉说固有的情绪符码,而它开始诉说自身存在的故事。邱飞逐渐将“树”这个原型提取出来,作为自己的情感依托将它们重新的排序构成。在邱飞设定的幽暗的森林里,它似乎是深埋在某处、带有霉毒潮湿之气的光晕,神秘森林里影影绰绰的痕迹,只见淡淡泛着黄色的的蜿蜒。我们当下时代似乎要穿越的恰恰是那层沉沉的雾霭,我们时刻都能感觉到“灵晕”就隐藏在其中。

 

木刻综合材料作品《通向远方21》

 


木刻综合材料作品《通向远方22》

 

木刻综合材料作品《通向远方24》

 


木刻综合材料作品《通向远方25》

      2014年,邱飞创作了作品《公园》,这件作品是他对废墟,枯木,草地以及仪式感的一个新探索,逐渐以从触觉感知走向了体态形式为载体的个人语言线路。邱飞开始将个人经验与社会经验链接起来,将城乡结合部与繁华城市的落差相结合起来揉搓,慢慢的在回味对“煤矿巫师”一种形式表现。在一种语言的元素下探讨,延伸对“物”的叙事性探讨或者膜拜,到试图建立一个“灵晕”的空间。

 

木刻综合材料作品《公园》

      邱飞的作品在整体上来看是一种不断深究自身对于时代感知的过程,有玩物立志的偏执状态。在探索细微的情绪中形成一种具有人文关怀的个人抱负,在看似没有过多关注周遭现实生活的情况下,暗含了关于虚无、空洞、悲情、荒诞等一系列形而上的精神存在。这种表现方式没有过多色彩和形式语言的刺激,而是反复在树木本身和黑白木刻上注入强烈的内心感受。在刻画的过程中慢慢修行,不断感知自身的精神维度,这也需要观者在邱飞的作品面前慢慢品味和感悟。

 

木刻综合材料作品《展柜》

 

木刻综合材料作品《这个屋子没有门》

       “艺术家的创作总是在回看与展望中不断前进,我也不愿意重复一种形式,但是非常愿意重复一个主题,希望通过不同的角度把一个主题深入下去。我后面可能会有不同面貌的作品呈现,或者又跳回到原来的某一件作品开始,这都是不确定的,但我知道背后的核心是一致的。”

写评论...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