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博物馆开馆首展马克·罗斯科的哈佛壁画

2014-12-10 来源: 网络

  2014年11月16日,哈佛艺术博物馆扩建工程完毕并正式向公众开放,开馆后的第一场展览为“马克•罗斯科的哈佛壁画”。20世纪60年代,马克•罗斯科受邀为哈佛艺术博物馆创作一系列壁画,用以悬挂的在美术馆的墙上。然而,哈佛大学艺术博物馆在得到这些画作之后,却将这些充满活力的画作搁置在一间装置有落地窗户的房间里。经过50年的阳光暴晒,这些画作现已严重褪色。随后这些画作被撤入储物室,不再展出。直到2013年,哈佛大学艺术博物馆官方宣称,这批作品作为罗斯科的重要创作仍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并开始着手组织大量研究人员进行壁画修复工作。2014年底,在新馆开馆之际,这批画作终于有机会重见天日,与观众见面。

  此次罗斯科的壁画修复手法放弃了传统的画作修复手法,不再通过涂抹绘画颜料重以调节画作的色度及色调,因为这种方法或多或少都会导致画作“失真”。哈佛大学美术馆方面采用的是一种特制的光学复原法:将原本已褪色的画作与拍摄于20世纪60年代的画作相片运用影像补偿的方法进行分析,进而传输给一台数字投影仪,然后一个像素一个像素地进行覆盖。这意味着数字投影等科技手段已经成为如今画作修复重要的手段方法。

  据哈佛大学美术馆消息,他们首先向安盛艺术保护基金会递交了赞助申请,并最终得到了相关赞助。安盛集团(AXA)随即为这场浩大的工程提供了相应的研究支持,并协助哈佛大学美术馆完善相关画作复原技术的验证以及新技术的开发工作。来自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大学媒体实验室以及瑞士巴塞尔大学的艺术史学家、艺术保护与研究专家以及科学家共同参与到了此次罗斯科画作的修复工作中。

  修复后的马克•罗斯科画作和50年前一样,被悬挂于哈佛大学霍尤克中心的墙壁上展出。本次展览共展出38件马克•罗斯科于1961-62年创作的壁画、素描及习作,由此我们也可以看到罗斯科的创作过程,如何由小尺幅向大尺幅转化。另外,2015年3月展览的第二半段将会有一批罗斯科纸上素描展出。

  正如策展人玛丽•施耐德•恩斯克斯说的那样,“这些作品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窗口,由此我们可以看到罗斯科对图形与背景、平衡与比例以及色彩和光线的处理。通过这些视角,我们开始理解他为专门的建筑空间绘制一张作品的构思”。

  展览还通过互动屏幕展现一些多媒体信息,观众同样可以在美术馆官网上获取,包括对修复项目成员、罗斯科家属以及其他对于罗斯科以及哈佛壁画修复项目有研究的人员的访谈视频。

  本次展览绝大多数作品来自美术馆馆藏,少部分来自其他机构,例如美国国家美术馆的出借。据悉,该展览将展至2015年7月26日。

  哈佛大学艺术博物馆

  1895年哈佛大学的福格艺术博物馆落成,可当时并没有现在那么受大家的欢迎,在近几十年来,随着世界各地的艺术机构的涌现与聚集,哈佛大学的艺术藏品有点与世隔绝的感觉。哈佛大学美术馆的改造工程由意大利建筑师佐•皮亚诺领衔,核心目标是开放藏集,并为哈佛大学和附近社区创造一个从事艺术学习和研究的新平台。

  本次改造首次将福格博物馆、布什雷辛格博物馆和亚瑟M•萨克勒博物馆三座博物馆聚集在一个屋檐下。它们分别收藏的重点是中世纪以来的欧美艺术品、中北欧藏品和亚洲艺术与古董,共涵盖大约25万件从古代到现代的艺术品,区域跨度含欧洲、北美、地中海地区和亚洲。扩建的成功使得三家博物馆内的精品收藏可以第一次合并起来,归置于一处。同时博物馆还设有四个研究中心:修复与技术研究中心、现代艺术研究中心、哈佛大学艺术博物馆档案中心、萨迪斯考古勘探中心。新馆吸引着学生、教职员工、学者和公众踏进这一世界顶级的艺术研究和学术机构。在新建筑体内,观众可以进行与展品相关的新研究,探讨身在博物馆内产生的新观念,瞥见工作中的修复人员,访问独一无二的艺术研究中心,并享有观看丰富藏品的第一手经验。

  这次扩建而成的哈佛大学艺术博物馆新地标位于剑桥市昆西街道32号,工程增加了40%的展览空间,除去一个有300个座位的剧院,还有多个教室、小书房与文物保藏中心。空间高阔的画廊用于容纳超大型的当代艺术作品,还有一块为数字作品预留的展示空间。经过改建并扩建之后的哈佛大学艺术博物馆于2014年11月16日正式向公众开放。开馆大展定为“马克•罗斯科的哈佛壁画”。

  马克•罗斯科

  马克•罗斯科(Mark Rothko 1903-1970)是美国抽象派画家。生于俄国,十岁时移居美国,曾在纽约艺术学生联合学院学习。他最初的艺术是现实主义的,后尝试过表现主义、超现实主义的方法。以后,他逐渐抛弃具体的形式,于40年代末形成了自己完全抽象的色域绘画风格。马克•罗斯科的作品一般是由两三个排列着的矩形构成。这些矩形色彩微妙,边缘模糊不清。它们漂浮在整片的彩色底子上,营造出连绵不断的、模棱两可的效果。颜料是被稀释了的,很薄,半透明,相互笼罩和晕染,使得明与暗、灰与亮、冷与暖融为一体,产生某种幻觉的神秘之感。

  罗斯科自己曾说过:“我对色彩与形式的关系以及其他的关系并没有兴趣……我唯一感兴趣的是表达人的基本情绪,悲剧的,狂喜的,毁灭的等等,许多人能在我的画前悲极而泣的事实表明,我的确传达出了人类的基本感情,能在我的画前落泪的人就会有和我在作画时所具有的同样的宗教体验。如果你只是被画上的色彩关系感动的话,你就没有抓住我艺术的核心。”1961年,马克•罗斯科在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举办个展,达到艺术事业顶峰。


写评论...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