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处”与“共处”

2014-12-11 来源: 概艺原创

  很多时候,我们不是无法信任别人,就是过分信任,这种矛盾源于一种无知和恐惧的矜持心理。一个人不是在所有的问题上都能向他人发表见解,也不是所有人都愿意分享他人对一个问题的看法。共处与独处同时吸引着我们,我们需要共处来放大自己的快乐、在谈笑风生中相互温暖,也需要独处时的自得其乐、不着边际,甚至深深扎根在自己黑暗里吸取养分,两者都让人上瘾。


  重要的是,我们拥有选择何时共处何时独处的自由。萨特说:“人一旦存在于世,人就有绝对的自由。人的这种自由并不在于达到某种结果,获得某种东西,而是一种内在的自我决定,没有任何东西能限制人的这种自由。”


行为艺术——《亲密无间》


  “亲密无间”看上去是种不错的关系,但它一旦走到极致也会变得很可怕。这样的例子不算少,一个比较极端的是,台湾行为艺术家谢德庆用一条8英尺长的绳子将自己同合作伙伴琳达(也是一位艺术家,之前互不相识)绑在一起,共同工作生活一年但不产生肢体接触。这期间两人的生活对对方而言毫无隐私,连上厕所和洗澡的时候也不能将绳子解开。事实的结果是,双方并不享受这种寸步不离的亲密关系,时常因为生活习惯不同而争吵。甚至有一次谢德庆在洗澡浑身是泡沫的时候与琳达争吵,琳达一气之下冲出房间把浑身赤裸的谢德庆也拖了出去。最后,一年的行为结束,两人已是心力交瘁,恨不得老死不相往来。据谢德庆说这是他几个一年作品里面完成最困难的一个。



  一部分人对真实人类之间的互动失去信心,转而看到另一种可能性:尝试与虚拟人类相处。不久前,日本行为艺术家用废弃塑料瓶自制女友并带其上街一同吃喝游玩,他们吃流水素面,远足,在海滩散步,还试着模仿《天空之城》的桥段,当女朋友从阳台上掉下来的时候飞奔过去接住她,虽然这个尝试没有成功,但他们的生活看上去还是其乐融融。然而这个行为却吓坏了路人,他们表示不解、惊恐,还报了警,司法部门也参与进来,干涉他们的约会;在网络上,网友们的吐槽也呈现一边倒的情形,都认为这件事不可理喻。


日本行为艺术家用废弃塑料瓶自制女友


  同样是与虚拟人的互动,英国人的想法就显得乐观得多。英剧《黑镜》第二季第一集中也有人工智能虚拟人类的出现:玛莎的丈夫艾什不幸在车祸中丧生,商家用艾什在社交网络上的思维模式和高仿真材料将其还原成仿真人,他会交谈、会插科打诨、会行走、甚至可以与妻子玛莎发生性关系,虽然他们的相处过程也经历争吵,但最终假艾什还是与玛莎共同生活了下去,他们的家人也都表示接受与祝福。


英剧《黑镜》第二季第一集截图


  在这三个例子中,有两个是艺术家的行为艺术作品。在中国,行为艺术发展至今超过三十年时间,已渐渐进入公众视野和大众文化。但在发展初期,它一直处于“非法”与“地下”的状态,因为很多人认为行为艺术不知所云,不是装神弄鬼就是离经叛道跨越普世道德底线。当然它在中国发展并不太成熟,有许多失败的、哗众取宠、权力表演的例子,但其中也不乏打动人心和拓展眼界启发思想的作品。从这两个作品我们就可以看到,其实行为艺术是与生活息息相关、是可以触及到生活的本质的。


行为艺术——《亲密无间》


  谢德庆的《亲密无间》是一个影响深远经得起时间考验的作品。该行为作品至今已三十余年,仍能引发人们对生存状态的思考:我们真的需要那么多的陪伴与交流吗?亲密关系到底是情感的温床还是心灵的牢笼?作品提出的问题微妙且富有层次,可以跟谢德庆其他几个一年作品联系起来思考。谢德庆作为一个艺术家,对做作品的的动机和与观众互动的方式也有自己的理解。他认为做作品不为别的,就是打发时间,但基本前提是要让自己发现新东西,做自己想做的事。他不在作品中寻求经验的超越或心灵的升华,也不是做实验,仅仅是为了度过时间和自由思考。他的作品需要在公众场合保有孤立性,在行为过程中,观众是次要的,观者与作品的互动在于,借由作品完成后留下的文件,动用自己的经验和想象去思考。


日本行为艺术家用废弃塑料瓶自制女友

  

  Mori的行为看上去像一个玩笑,但Mori的态度分明就很严肃,他想要排遣寂寞,他认为塑料瓶女友是有生命的,可以跟她作一些正常情侣间的互动。在警察干涉他们的约会时,也很认真地回答只是想一起去看海,没什么大不了。当中我看到了作品的人文关怀,人类社会是否应该更加开放地看待真实人类与虚拟人类之间的亲密关系,使一些拥有独特观念的人能找到内心的出口、得到心理的抚慰和疗愈,也是一个值得思索的课题。


 

                           文章作者:大瑶

                     本文章版权归概艺网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写评论...
<<返回列表